竹山鎮包府社區位於竹山鎮鬧區市街中,20年前是市區最繁華的地段之一,是個歷史悠久的老社區,社區中擁有豐富多樣的人文氣息,為振興老街的往日榮景,社區在理事長蘇健治的努力經營與帶領之下,朝著文化老街和福利社區而努力。
包府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蘇健治指出,該社區屬中正里,為振興老街經濟,一開始是以推動特色產業發展為主要目標,除了利用經濟部商業司的竹山鎮形象商圈改建及多元就業的計畫,整建改善街廓環境外,並申請經費培訓在地人才,慢慢凝聚居民意識,並在民國95年成立了社區發展協會,也因為社區中有一間包公廟,所以就取名為包府社區。
社區發展協會成立後,除了硬體環境的改善外,也爭取開辦縣府社區關懷據點計劃,蘇理事長表示,關懷據點的成立,不但要促進居民身心健康,也能增進良好的人際關係,更進而到能自動去服務他人。現在的據點有固定成員約15人,除了自身的健康促進外,也主動參加社區志工,積極投入社區弱勢家庭或獨居老人的電話問安、訪視等服務工作。
這群據點的志工們相當有向心力,還自己成立了包府社區海豚家族,動手彩繪製作團體服裝,平常每個星期五上午都會聚在一起,從事繪畫、童玩製作、手工藝、棉紙撕畫或電腦課等活動,內容多采多姿,非常有趣,讓這群年齡從60歲到80多歲的老人家們可以動手又動腦,身心顯得相當愉快。
蘇健治充分利用了社區的人力資源,尤其據點授課的老師都是社區居民,其中負責教授手工藝的陳敏莉老師,就是從多年前的參與多元就業方案,邊做邊學做出興趣的,尤其她的竹碳棉紙撕畫作品現在已是聞名全台,目前則是免費回饋社區,負責教授花藝等手工藝課程。陳老師表示,平常上課她都會先構思準備適合老人家做的教材,讓來參加據點活動的長者可以有成就感的完成作品。
而負責教授八式動禪養身操的黃淑姿老師,也是社區中退休的國小教師,因為她曾去法鼓山學習八式動禪及對畫畫的興趣,所以就負責教授這個課程。黃老師謙虛的表示,來這裡是互相學習,大家一起動手做,她覺得很有樂趣。
文章來源: 全國廣播
- Oct 14 Fri 2011 04:25
竹山包府社區在地關懷 老人服務有活力,團體服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